【党史学习教育】黑河市人民检察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织开展"书香机关 好书分享"活动
时间:2022-05-09
来源:机关党委
作者:付尚春
录入:机关党委
【字体:大 中 小】
春风和煦,共品书香。在第27个“世界读书日”来临之际。黑河市人民检察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进一步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,丰富“能力作风建设年”活动方式,于近日组织开展了"书香机关 好书分享"活动,连日来,我院40周岁以下青年干警积极参与,进一步提升了文化素养,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。
《曾国藩家书》
分享人:路晓蕾
古语有云: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。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,获得丰富的知识,读书让我们做个有修养的人,正所谓:腹有读书气自华,最是书香能久远。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书籍是《曾国藩家书》。《曾国藩家书》贯穿了儒家的人生思想,正心、诚意、格物、致和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既是一部培养中国绅士的优秀教材,也是一部人生百科全书。这本书是一位伟大思想家对世道人心的入微体察,一位卓越谋略家对修身勤政的完美忠告。
《曾国藩家书》共收录曾国藩家书435通,其中《与祖父书》14通,《与父母书》48通,《与叔父书》9通,《与弟书》249通,《教子书》115通;另附《致夫人书》、《教侄书》等7通,包括修身养性﹑为人处世﹑交友识人﹑持家教子﹑治军从政等,上自祖父母至父辈,中对诸弟,下及儿辈。
在为人处世上,曾国藩终生以“拙诚”、“坚忍”行事。他在致其弟信中说:“吾自信亦笃实人,只为阅历世途,饱更事变,略参些机权作用,便把自家学坏了!贤弟此刻在外,亦急需将笃实复还,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,日趋日下也。”
在持家教子方面,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,努力治学,睦邻友好,读书明理。他在家书中写道:“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,弟每用一钱,均须三思,诸弟在家,宜教子侄守勤敬。吾在外既有权势,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,流于佚,二字皆败家之道也。”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,努力治学。他常对子女说,只要有学问,就不怕没饭吃。他还说,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,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,子孙不肖留亦无用,子孙图强,也不愁没饭吃,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。
在治军用人方面,曾国藩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,他认为“用兵之道,在人不在器”,“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”。在军队治理上主张以礼治军:“带勇之法,用恩莫如用仁,用威莫如用礼”,“我辈带兵勇,如父兄带子弟一般,无银钱,无保举,尚是小事,切不可使他扰民而坏品行,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,个个学好,人人成材”。为使官兵严守纪律,爱护百姓,曾国藩亲做《爱民歌》以劝导官兵。
在战略战术上,他认为战争乃死生大事,应“先求稳当,次求变化”。在用人上,讲求“仁孝,血诚”原则,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。选人标准是“崇实黜浮,力杜工巧之风”,因而石达开说“曾国藩不以善战名,而能识拔贤将”。曾国藩的幕府就是一所人才培训基地,李鸿章、左宗棠、彭玉麟、华蘅芳等都在其左右共事。
阅读国文经典,可以吸收前人的智慧和经验,养浩然正气,塑高尚人生品格;阅读国文经典,可以知廉耻、明礼仪、懂荣辱,辨善恶。“读一本好书,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”,让我们以审视的目光阅读书籍,以书为友,以书为鉴,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!
《钢铁是怎样练成的》
推荐人:蔡杨
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这部巨作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尼古拉•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。该书的主人公是保尔•柯察金。他年幼家贫失学,做过小工,参加过苏联红军打过仗,负过伤,后来双目失明,全身瘫痪。但就是这样一个双目失明,身体瘫痪的人,在重重的人生道路障碍前,凭着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及亲友的鼓舞,勇敢的与疾病搏斗,勇敢的与自己的生命搏斗。
保尔•柯察金之所以有这样惊人的毅力,是因为他有着崇高的理想。理想,是一个人一生的向往和追求。一个没有理想的人,就像大海中一条无舵的小船,随波逐流。一个人有理想,然而目标不明确,就会导致失败,甚至祸国殃民,一个人有理想,同时目标明确,就会对国家,民族,人类作出很大的贡献。保尔•柯察金的理想是:“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: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,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,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。”这句话准确地说明了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—那就是一个人不应虚度年华,也不应碌碌无为,总应该为国家、为社会、为大家,甚至为你自己做一点儿事,哪怕是一点点,也不能虚度此生,这样才能算是“活着”。
作为新时代的检察干警,我们应该向保尔•柯察金学习,学习他那坚强不屈的品格,如果要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,我会说钢铁是在残酷中、磨砺中打造出来的,而我们现在处于磨砺中,我们是成为铁渣,还是成为钢铁,就看我们是否坚强,是否努力,是否一直向前。我们应该向保尔•柯察金学习,学习他那无畏的精神,不害怕困难,我们要从容地面对困难,大声对它说:”来吧,我不怕你。”并用合理的方法战胜困难,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走向一个个胜利。但我们也不能尝到一点甜头就骄傲,我们要做的是虚心地迎接下一次困难,问题,并且不退缩,使我们变得像钢铁一样坚硬。
我感谢这部巨作让我懂得了很多,生活中的点点困难都是对我的磨练,只要勇敢的面对,就会觉得自己心灵慢慢强大。
《上下五千年》
推荐人:徐丹
《上下五千年》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,把历史事件的场景融进了故事里,它用故事打开了历史的大门,把历史有趣的一面呈现出来,把故事讲精彩,把人物讲活,让人身临其境。
从夏启家天下讲到清末虎门硝烟,众多历史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,也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凡人。他们中有我们熟悉的,也有陌生的,有我喜爱的,也有让人痛恨的。我从他们的故事里,认识到千古名臣也有局限和失误,亡国之君也有善行和明政。这就跟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一样,谁都有做对事的时候,也有犯错误的时候。就像我们都知道的商纣王,他残暴不仁、荒淫无道,是商朝的亡国之君,但有多少人知道他少年时天资聪颖、孔武有力,也曾心怀抱负和理想,领兵打仗开疆拓土;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勤于政事,任用贤明,开创了大唐开元盛世,可后期却怠慢朝政,宠幸奸臣,最终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,为唐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笔。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,人是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的,当人在成长而目标不长的时候,就很容易扭曲。
是什么改变了他们?再回归到我们身边的人和事,想一想,权力、财富、地位、名望是如何左右一个人的。这是我们读历史最值得思考的方向,也是我从历史里学来的思考方法。
这部堪称纸上博物馆的书籍,包罗历史万象,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人物的故事,也有历史常识、知识和典故,有古代的科技、文化、艺术,也有古老的智慧、朴素的哲理。每当我在阅读时,读到一段段真感情,也能触发一段段真感情——对历史人物的真感情,对逝去时间的真感情。当我们见识了历史长河中的大抉择、大是非、大生死之后,定会有更开阔的眼界、更豁达的胸怀、更美好的未来。 “
阅读丰盈人生,书香润泽心田。朱自清说:“缓缓地咀嚼一番,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。”这浓浓的滋味就是书味,读书之味。一本好书,一本香茗,便可送走一个苍白的早晨或风雪黄昏。人生乐趣在读书,有书为伴心甘甜。通过此次活动全院干警形成了爱读书、多读书、读好书的良好氛围,养成勤奋学习,增长知识,提高素质的良好风尚。下一步将把督促干警学习、提升干警能力作为一项长久目标坚持下去,丰富读书的内容形式,让阅读、学习成为干警常态化的一种生活方式。